據統計,2000-2012年,我國染料工業染料產量復合增長率超過了8.0%,發展較快;2012年我國染料產量達到83.3萬噸,同比增長了7.85%,占世界總產量的65%以上。從具體品種來看,在染料生產總量中,分散染料是占比最大的品種,2012年國內分散型染料產量約為36.65萬噸,占比約44%,活性染料是第二大染料品種,12年產量約為26.66萬噸,占比達到24.80%。
在國內染料生產廠家多達約500家的企業中,約300多家染料生產企業可以正常生產,其中的規模較大的前50家企業的產值和產量超過我國染料總產值和總產量的80%。而其他大部分企業管理落后、產品技術含量低。隨著市場發展和政府各項法規政策逐步完善,此類企業的生存空間將不斷縮小,直至退出染料行業。因此,在過去幾年里我國染料的產能規模穩中有降。2012年以來,染料行業在資本的推動下,開始了跨區域、跨行業整合,全面實現產業優化;行業巨頭收購、控股,全面布局區域染料產業等,已經成為我國染料行業的發展趨勢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,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,總的原則是尊重規律、分業施策、多管齊下、標本兼治,要加強對各個產能過剩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,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等。這無疑將加速我國染料行業優勝劣汰的進程。而小企業的退出,浙江龍盛、閏土股份等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。據測算,在分散染料市場,浙江龍盛、閏土股份以及排名第三的杭州吉華占據了70%以上的份額,在活性染料市場,上述3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也超過50%。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使龍頭企業的產品定價能力增強。今年以來,下游印染企業開工情況良好,同時中間貿易商庫存水平較低,推動染料價格持續上漲。
下游需求好轉,染料價格上升,其中分散染料增幅最大。數據顯示,2012年我國出口染料約33.1萬噸,同比增長7.12%,出口量占總產量約40%,是全球最大的染料出口國。13年1-10月染料出口總量29.6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長7.25%,外需有所回暖。同時國內紡織印染行業經過2年調整也出現好轉跡象。因此今年染料行業的需求情況好于2012年。需求好轉、供應趨于集中,導致染料價格出現單邊上漲。海關數據顯示,1月染料出口均價為4392.96美元/噸,到10月已經上漲至4783.57美元/噸,漲幅達到8.89%。分散染料是使用量最大的染料品種,今年1-10月出口均價從4483.64美元/噸上漲至5450.42美元/噸,漲幅達到21.56%。從國內廠家報價情況看,分散染料年初報價約16000元/噸,11月底報價約28000-30000元/噸。由于出口價格高于國內價格,我們判斷以分散染料為代表的各類染料仍有漲價空間。
染料行業既是資源消耗大戶,也是污染大戶。我國規模生產的染料約1200多種,在染料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,其中含有各種污染物,如果不進行處理將嚴重污染環境。有數據顯示,我國染料行業產生的廢水占國內廢水總量的2%左右。因此環境保護部修訂了《染料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》,各地方政府也加強了對染料企業廢水處理的核查力度。“十八大”報告中提出的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,努力建設美麗中國,這一發展戰略無疑對今后我國染料行業的“節能減排”提出了更新、更高的要求。國家已經明確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,各地政府也采取了嚴格的節能減排措施,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,只能關門走人。
2013年,隨著“節能減排”力度的加大,環保投入也將越來越大。因染料廢水具有COD值高、色度高、特征污染物含量高以及含鹽量高等特點,因此大多數染料廢水需要綜合運用物理、化學、生化等處理方法進行治理。據了解1個年產1.5萬噸活性染料的公司,每年需要處理廢水9萬噸,需要廢水處理設備投資約720萬,總投資接近1000萬元,廢水處理系統每年的運營成本約200萬元,因此,對于中小企業而言,投資廢水處理設備將帶來沉重的資金壓力,也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,企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,有的甚至陷入了“不進行環保投入等死,進行環保投入找死”的兩難困境。一些傳統低端染料已經成名符其實的“雞肋”。
“節能減排”的高壓態勢迫使企業開始注重染料,以及助劑的精細化、商品化研究,提升產品的附加值,開發低溫型活性染料等,以強化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。中小企業的退出或受讓,導致分散染料行業集中度進一步集中,龍頭企業將受益于行業環保嚴厲管制;而作為第二大染料子行業,活性染料將面臨行業整合,優勢企業如果能頂住環保壓力,會成長為新龍頭企業,享受環保紅利帶來盈利增長。
染料主要應用在紡織品、皮革以及染色紙等產業,其中紡織品是最主要的需求端;因此,印染業是染料行業最直接的下游,印染布的產量變化將直接反映染料的需求狀況,而印染業的景氣度與服裝行業的發展狀相關性較大。雖然目前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,我國服裝業的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。但是,作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,服裝的消費量仍然會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不斷發展。而隨環保趨嚴,供給端受到影響,未來染料價格仍有提升的可能。從2013年行業經營狀況看,1~10月,染料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.96%和31.85%左右,行業景氣持續上行。展望2014年,染料供給方面,“政策約束+集中度提高+市場調控能力增強”將及其有效的保證行業發展。需求方面,下游印染企業總體需求相對穩定,企業數量較為分散,因而染料生產業能夠獲取較強的定價權;由于染料僅占下游印染成本的1.5%~2%左右,而印染企業在更換染料品牌時會增加其復配和操作難度,延長其生產周期,支出成本較大,因此,印染企業一旦確定了染料產品后,不會輕易更換;而印染企業可向下游轉移成本,印染龍頭公司經過幾次提價后可以承受染料價格上揚,利潤率仍保持較高水平,染料成本上揚后將加速過剩的印染行業洗牌,市場份額向印染龍頭企業集中。2014年染料龍頭企業仍具有持續提價能力,染料行業將延續景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