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印染网 - 印染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际新闻 | 国内新闻 | 技术文献 | 科技信息 | 企业新闻 | 市场行情 | 行业动态 | 政策法规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市场行情 > 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9.biz | 商业搜索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信息来源:p-l.com.cn   时间: 2020-01-21  浏览次数:43

明定陵是明代十三位皇帝中朱翊钧的陵墓,朱翊钧即明神宗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。在这座陵墓中,共埋葬着三位皇族成员,包括朱翊钧,以及他的两位皇后,孝端皇后与孝靖皇后。

1956年至1957年间,我国考古工作者对定陵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工作,并在墓室中找到了万历皇帝的遗体,以及诸多的陪葬品。作为一介帝王,万历皇帝的陵墓犹如一座珍宝库,其中不乏大量的金银珠宝,包括墓中珍宝包括皇帝与皇后所用的冠冕、金脸盆、玉带以及高等丝绸,为我国考古的事业和历史研究填补了极大的空白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在此次考古发掘之中,最为重大的发现,当属遗留在万历皇帝棺中的龙袍。该龙袍名为“织锦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襕妆花缎衬褶袍”,是万历皇帝命能工巧匠特意编制而成的新龙袍,甚至他自己都没有穿在身上一次。定陵所发现的龙袍,其身长134厘米,袖长240厘米,袖宽58厘米,虽然腐朽严重,但却是古代龙袍作品中典型的精品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对于这件龙袍的价值,专家们一直使用一个成语,叫做“无价之宝”。万历皇帝为了表示皇权的尊贵,曾命人在制作龙袍时大批使用金线,其上所用捻金线长达4000米,片金线11300根,绘制的图案众多,有1045个金色正楷寿字、540个灵芝、540只仙鹤、以及18条环绕周身的五彩金龙。虽然龙袍周身纹饰众多,且工艺极为复杂,但是上衣下裳的构造之中,却一点都看不出有任何接缝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龙袍的制作工艺虽然令人惊叹,但是它毕竟在定陵中被埋藏了三百年,加之年深日久的水土侵蚀,其样貌早已经不复当年,成为了一触即碎的濒危文物。为了能够挽救珍贵文物,考古专家们当即决定,找到文物修复专家,对这件破碎不堪的文物进行整体复制。

在复制龙袍的初步规划中,文物修复专家们仅绘制龙袍画稿,就用了整整一年的工夫,共提供了9幅复制设想稿。接着,他们又用接近三年的时间,对龙袍的金丝、织金、图案等处进行了完美的等比复制,复制步骤全部用手工织机完成,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其庞大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可是即便如此,在龙袍即将被修复完毕后,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出现了,这便是关于龙袍染色的材料选择问题。在座的读者朋友们可能不知道,龙袍的色泽大有讲究,它并非我们单纯认为的明黄色,而是一种能够在昼夜呈现双色的奇异袍服。在日光充足时,龙袍会在阳光下显现出带有红光的黄色,而到了晚上,在微弱烛火的映衬之下,龙袍又会发出辉光熠熠的赤色,这不仅是皇帝九五之尊的象征,更是其展示自己“受命于天”最好的证明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文物修复专家找到了不少古代的染色剂,并用其他织锦类物品进行试验,可结果却出人所料,所有文物修复专家熟知的染色剂都难以达到以上描述的效果,这不得不令龙袍复制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。为了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,文物修复专家们向国内著名的印染专家请教。印染专家对此也颇感惊讶,随后带着他们来到了自己的藏书房,找到了一本名为《唐六典》的古书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在这本古书中,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,其原文为:“自隋文帝制柘黄袍以听朝,至今遂以为市”。文中提到的柘黄袍,就是一种用柘木所染制的龙袍。难道万历皇帝的龙袍也是由柘木染成的?在分析柘木的成分时,专家们发现,柘木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叫做非瑟酮的色素,它具有一种神秘的光照色差,能够在明矾等媒染剂的作用下,将袍服染成明黄色,尤其是它的昼夜色差相差极大,与前面所叙述的日光下显黄、烛光下显赤的属性完全相同。

定陵出土了龙袍,虽然可以复制,但是印染却需要“特殊”的技术

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文物修复专家们找到了柘木原料,并将其进行加工,专门对定陵龙袍复制品进行了染色。结果与专家料想的一模一样,龙袍果然呈现出了神奇的色差效果,昭示着此次复制工作的成功。最后小编要说的是,对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,是我们现代人共同的责任,也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,我们一定要对文化产业及时的保护,并为人类留住了宝贵的古代文物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印染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